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等上游塌了阳光电源就能“灿烂”?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等上游塌了阳光电源就能“灿烂”?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成了近两年市场上最闪耀的星。其中,最吸睛的公司之一,当属阳光电源(300274.SZ)。

  从2018年开始,净利润和估值的同步提升,令阳光电源的市值从150亿一路攀升至1800亿,一时春风得意。

  但继2021年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后,在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净利润增速,又远远落后于小兄弟锦浪科技(300763.SZ),德业股份(605117.SH)。

  上半年,阳光电源实现营收122.81亿元,同比增长49.58%;归母净利润9亿元,同比增长18.95%。

  公司逆变器业务毛利率32.51%,同比下降5.64%;而电站投资开发业务的净利润率,以半年报的28.77亿收入和8月28日公告的调研纪要1亿元净利润计算,仅为3.48%。

  硅料的扩产难度大,硅料企业的新建产能周期长达18个月,如果再算上产能爬坡的时间,正常投产将长达2年。因此,硅料的供给在短期内没有办法提上去,根本不愁卖。

  在目前的平价上网阶段,电价是固定的。上游组件的成本太高,电站的收益账算不过来,就会放缓建设进度,以此倒逼上游降价。

  可是,今年偏偏遇上了欧洲能源危机。高昂电价,使得欧洲建设新能源的需求十分迫切。从前8个月看,欧洲的装机总量出现了翻倍增长。突如其来的增量需求,大大延缓了产业链的降价过程。

  与之同步的是,国内硅料价格犹如坐上了火箭,一路攀升到目前的30万元/吨。上游的硅料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拿走了整个行业70%的利润,但苦了中下游的光伏制造企业,阳光电源也深受其害。

  2022年上半年,根据阳光电源8月26日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信息,其电站投资开发的开发完成3GW,却仅赚了不到1亿利润。

  从半年报看,由于美元升值较快,汇兑收益都有2.25亿。也就是说,阳光电源9.42个亿的净利润中,24%的盈利要靠汇率帮忙。

  过去5年,阳光的逆变器毛利率稳定保持在均值34%,对比同行业规模较小的两家企业——锦浪科技(300763.SZ)和固德威(688390.SH),确实有竞争优势。

  但上游原材料不降价,下游的需求就起不来。主营收入以集中式电站、逆变器占大头的阳光电源,受到的冲击远大于其他以出口为主的逆变器公司。

  况且,逆变器销往欧洲、美国的毛利率是40%-50%,而在印度、东南亚和中国国内销售的毛利率在25%左右。这也是阳光电源业绩增速不及同行的原因。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9月多晶硅产量7.65万吨,环比增加24%;预计10月产量在8-9万吨之间。

  根据东吴证券对多晶硅的排产调研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10月和11月多晶硅的产能,预计有环比20%以上的提升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到今年年底,硅料的产能将达到120万吨。

  在硅片薄片化的趋势下,目前1万吨硅料可生产约3.5GW组件,那么120万吨硅料对应的组件出货量在420GW的水平。

  以明年全球装机预期350GW,1.2的容配比计算,硅料用量也在130万吨以下,叠加2023年100万吨新增产能投产,硅料合计产量可支持全球600GW的装机量,过剩比例超20%。

  国内的大电站,不具备开工条件就不开工。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这些地面电站当然希望等价格跌下来后再建设。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2022年上半年地面电站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1.22GW,大量地面电站积压未进行安装,下半年即便组件单瓦价格跌到2元左右(收益率6.5%左右),仍然有不少电站准备启动。

  若组件价格继续降到1.9元,大电站项目加速启动,四季度预计会有20-30GW的抢装,而这只是个开始。

  市场曾普遍认为,明年是大电站的新元年。“风、光”大基地装机能够达到100GW水平,今年四季度的电站盈利,将出现拐点。

  阳光电源目前的地面电站,国内单瓦净利不到0.002元,海外单瓦净利在0.002元至0.003元。

  根据卖方机构测算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2022年电站的建设规模大约有2GW-3GW。如果组件价格下降1毛钱以上,预计2023年新增产能达到4GW-5GW,按此算下来能贡献200亿收入,收获10亿左右利润。

  阳光电源收入的另一部分逆变器业务,今年上半年发货量31GW,占全球总装机规模92GW的34%,比去年提升1%-2%。其中,国内出货12GW,出口海外19GW。逆变器这块业务,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展望今年四季度和明年,随着上游原材料的跌价,阳光电源的集中式逆变器,将呈现出货量高增长。如叠加地面电站利润“转正”,阳光将是目前光伏行业“全村最大的希望”。

  摆脱了硅料的羁绊,企业还要面对终端大型央企、国企客户,给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的事实。正所谓“饿不死,但也活不爽”。

  如同某位接近央企电站人士所说,“我们这个行业特别苦,给央企供货利润率低,好不容易供上了,回款还很难。又不敢催急了,不然,下一次项目可能就不给我们。”

  明年光伏装机的增量,将以地面电站为主。对电站投资开发商来说,竞争非常激烈,还要时刻面临减值的风险。

  今年5月20日晚间,阳光电源发布公告称,因越南疫情延迟并网,需要执行2022年新电价,越南项目在计提减值准备金额1.5亿元之后,下半年仍会受到该事件影响。

  5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质疑为何不选择通过公告披露越南项目进展,而是四季度一口气计提减值。阳光电源对此的归结为越南疫情、电价事件突发在四季度,以及新电价迟迟未公布等原因。

  越南项目具体影响有多大,主要取决于越南电价。2021年越南大约7美分一度电,目前还没有最新的电价报价。

  另外,根据8月26日投资者调研纪要,越南、哈萨克斯坦等电站项目的收尾工作也在进行中,目标是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缅甸中标的12个项目,也是在今年5月,因为被缅甸军政府列入所谓黑名单而取消,产生了损失。每个缅甸光伏项目最低投资不少于258亿缅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

  其次,往后看,电网消纳能力将是新能源长期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未来硅料价格大幅下跌,装机规模上量,似乎并不是问题。

  但集中式光伏需求主要受限于消纳能力,之前就有报道,西部的部分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用不完又送不出”。

  对光伏来说,国内电网消纳能力增速有限。虽然政策要求在发电侧和电网侧强制配储,但实际建设中,建设者普遍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储能的成本太高。

  目前储存一度电的成本,要比发一度电的成本还要高,且国内大规模储电不具有经济性,光伏能上网的规模自然就有限。

  这样看来,对阳光电源来说,无论是因地面电站放量受益的集中式逆变器,还是电站运营业务,都并非一帆风顺。

  现如今,光伏“主线”企业,根据明年的业绩预测,市盈率普遍在15倍-30倍。而在最近两年,Wind光伏行业指数的平均滚动市盈率(TTM)为46.89倍,目前的估值水平接近两年内最低分位点。

  展望明年,阳光电源的诸多业务计划,能否顺利完成尚且未知,但其投资价值,当然还是看业绩能否兑现。(作者/阿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EL

400-123-4567
138-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