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半导体照明亦称固态照明(SSL,SolidStateLighting),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耗电量少、寿命长、色彩丰富等特点,是照明领域一场技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系统部署,深入实

  半导体照明亦称固态照明(SSL,SolidStateLighting),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耗电量少、寿命长、色彩丰富等特点,是照明领域一场技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系统部署,深入实施了半导体照明科技创新、节能技术改造、应用示范推广等工程,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半导体照明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很多国家立足国家战略进行系统部署,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全球产业格局正在重塑。

  目前,全球半导体照明技术从追求光效向提升光品质、光质量和多功能应用等方向发展,产业从技术驱动逐渐转向应用驱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从照明、显示逐步向汽车、医疗、农业等领域扩展。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半导体照明相比传统照明节能效果显著提升。2015年,国际上功率型白光LED器件光效达到160lm/W;LED室内照明产品光效达到107lm/W,室外照明产品光效达到96lm/W;白光OLED面板灯光效达到60lm/W。发达国家通过强化标准规范LED市场应用,实施一系列推广应用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优势资源逐步向骨干龙头企业集聚,企业并购加速,从业内并购逐渐转向跨界融合。企业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从产品制造商逐步向产品、服务系统集成商转变,转型升级加速。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发展,半导体照明出现技术交叉、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随着智能照明技术的逐步成熟,将在今后一段时期与半导体照明深度融合,为全球半导体照明行业带来新的巨大变革。

  关键技术实现突破。2015年,功率型白光LED器件产业化光效超过150lm/W;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功率型白光LED器件产业化光效超过140lm/W;LED室内照明产品光效超过85lm/W,室外照明产品光效超过110lm/W;白光OLED面板灯光效达到53lm/W。智慧照明、农业照明、紫外LED、可见光通信等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得到拓展。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约30%。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达4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LED功能性照明产值达1550亿元,同比增长32%;LED照明产品产量约60亿只,国内销量约28亿只,占国内照明产品市场的比重约为32%;LED照明产品出口额约120

  标准认证渐成体系。发布了一批半导体照明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检测能力逐步提升。开展了半导体照明产品安全、节能等认证工作,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取得进展。我国半导体照明标准化工作处于世界前列,实现了标准、检测和技术服务“走出去”,在国际标准制定上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组织管理经验。

  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以LED为主营业务的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从2010年的2家增长到2015年的25家,我国2家企业跻身

  全球半导体照明十大芯片、封装企业之列。并购整合成为趋势,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团逐步形成,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区域发展特色显现,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

  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2011年,我国出台了《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为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巴黎协定》的批准实施,有助于推动各国把半导体照明作为照明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措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城镇化等加快实施,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建设等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催生新供给。

  面对全球半导体照明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技术交叉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跨界融合、商业模式变革等发展趋势,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存在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系统服务能力以及企业综合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面临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品牌影响力有待增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有待完善等重要挑战。我国要实现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迫切需要加快半导体照明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跨界融合,实现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产业链创新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半导体照明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材料、器件制备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OLED照明材料设计、器件结构、制备工艺等产业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等渠道,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和产品应用。引导产品由注重光效提升转向多种光电指标共同改善和增强,提升LED产品的光质量和光品质,营造更加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照明环境。加强LED照明产品自动化生产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智慧照明、新兴应用等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推动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创新机制。发挥企业参与国家创新决策的作用,鼓励企业间联合投入开展协同创新研究,联合牵头实施产业化目标明确的国家科技项目。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鼓励企业到境外建立研发机构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同类先进企业,加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引导企业参加各类国际标准组织和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专利部署。

  鼓励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建设集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标准检测认证、电子商务、金融、人力培养、信息交流、品牌建设、国际资源对接等一体化的专业化LED创新服务平台。鼓励采用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模式,建设LED专业化、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平台”。

  鼓励企业从目前以生产光源替代类LED照明产品为主,向各类室内外灯具方向发展,鼓励开发和推广适合各类应用场景的智能照明产品,逐步提高中高端LED照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比重。积极引导、鼓励LED照明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促进特色化发展。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建设,实施LED照明产品绿色生产制造示范。加大LED照明行业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品牌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建立和实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增强品牌管理能力,加大品牌宣传推广,逐步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生产和出口比例。鼓励地方优化布局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建设一批半导体照明特色产业及服务集聚区,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化、差异化发展,探索在重点集聚区开展区域品牌建设试点。

  推动系统集成发展,加强半导体照明产业跨界融合。推进半导体照明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促进智慧照明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支撑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建设。推动半导体照明与装备制造、建材、文化、金融、电子、通讯行业深度融合,在技术研发、示范应用、标准制定等方面协调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向高端应用升级。

  研究制定综合各类指标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能效“领跑者”评价体系,定期发布能效“领跑者”名单。研究将符合政府采购政策要求的能效“领跑者”产品纳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实行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固定资产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的项目优先选用半导体照明能效“领跑者”产品。加强能效“领跑者”产品宣传推广,鼓励各地对入围能效“领跑者”的产品给予政策支持。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图1)

  半导体照明研究报告对半导体照明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半导体照明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图2)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使新材料产品实现智能化、多功能化、环保、复合化、低成本化、长寿命...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图3)

  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22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制浆造纸及纸制品全行业完成纸浆、纸及纸板和纸制品产量合计28...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图4)

  目前,中国内河水运的优势和潜力尚未充分发挥,高等级航道里程少,规模化、专业化港区不足,船舶船型标准化程度低,与...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图5)

  童装行业现状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全球童装市场的蓬勃发展似乎免疫于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当众多奢侈品品牌的多个品类...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图6)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种植业的灌溉技术也难以支撑生产需要。农业生产最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图7)

  从当前3D显示效果的市场需求来看,裸眼3D投影的发展前景值得肯定。360互动拍照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浏览体验,让你足不3...

  5技术优势明显 CoWoS需求高涨 台积电二度追单 半导体封装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TEL

400-123-4567
138-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