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在这收获成果又播种希望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教师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照明行业也有这么一群老师,他们学术精湛,兢兢业业,专心致志,肩负着行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为照明行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教师节莅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平凡而可爱的教师领路人。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

  詹庆旋,1936年4月生、山东聊城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79 年跃升副教授,1990年晋升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首届“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证书。

  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光环境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二年,是我国建筑采光照明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研究方向为建筑光环境与照明能,研究工作的重点在照明工程应用和照明节能两个领域。研究课题包括光和色彩的视觉生理和心理效应、美学价值和物理规律,照明质量评价,高效节能灯具的开发及工程应用等。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2)

  张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光学检测室主任、照明设计(中文版)杂志社副主编、编委、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第三分部中国区代表。2005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事建筑光环境研究工作。开设建筑物理环境、建筑设计课程。撰写专著:《景观照明工程》,发表论文33篇。主持完成863计划子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参与规范编制4部。获得“中照照明教育与学术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杜异,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照明学会会员。主讲大学本科环境行为心理学商业展示设计室内外光环境设计课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拥有众多科研成果及著述。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3)

  江风益,男,1963年出生,江西余干人。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国家硅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发光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中央授予江风益同志“全国优秀党员”称号,国务院授予江风益同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国际联盟授予江风益同志“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荣获中国照明行业金手指奖“领军人物奖”。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4)

  郝洛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任教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等。

  主要从事光、颜色、视觉与照明领域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有国家863高技术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世博重大专项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2010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规划与设计、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中心镇区夜景照明规划、杭州西湖景区夜景照明规划、桂林市城市照明规划、世博文化中心、合肥大剧院照明设计等工程项目。作为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员及863课题《极地站区半导体照明应用及光健康》的负责人,在南极长城站三个月度夏期间,独立完成了课题的现场相关实验。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肖辉,1969年7月出生,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中国照明学会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高级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理事。2004~2005年度被评为上海市科教系统三八红旗手。从事建筑电气和照明控制领域的研究、教学和设计工作,主持设计了“上海市规划展示馆”、“世博主题馆”等二十余项工程的设计、规划等。发表论文30篇。完成了国家标准/规范“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标准。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5)

  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80年代曾先在日本松下公司照明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劳伦兹伯克利实验室进修。曾任系副主任,1990年被轻工业部聘为中国照明电器专家组成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光源与照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著作有《电光源原理》、《光源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等,它们是我系的主要教科书。译著有《灯用荧光粉的工艺和理论》。由他领导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有四项,其中上海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他还荣获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和上海市育才奖。

  梁荣庆,生于1954年8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2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1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2月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系主任,电光源研究所所长。

  郭睿倩,女,教授、博导。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系主任,复旦大学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照明学会副理事长。一直从事低维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新型量子点荧光粉、高显色性白光量子点LED、纳米ZnO基异质结LED以及半导体纳米线阵列可控合成等。在日本九州大学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期间,荣获日本材料研究学会颁发的“材料科学研究进步奖”。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共被引用200余次;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奖励费”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国际会议邀请报告20余次。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6)

  刘木清,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先进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所长、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系主任、第十一届国际电光源会议本地委员会秘书长、十一五期间国家863重大项目半导体照明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照明学科发展报告(2012~2013)首席科学家兼编写组组长。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7)

  林燕丹,1978年4月生,中员,潮州市饶平汫洲人。现为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第4分部副部长兼中国国家代表,中国照明学会交通照明与光信号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健康和智慧照明,负责国家973、863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大飞机专项、上海市教委等课题,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22篇;专利10项;201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获CSA十年贡献奖 。现任中国照明学会理事,CIE 第四分部(交通照明与信号)中国代表,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照明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编委会副主编。2016年荣膺上海市第九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新秀奖”,同时授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其中,她参加了首架国产支线两个大飞机重大专项的“大客飞机客舱情景照明机理研究”以及“大客飞机驾驶舱照明人机工效研究”。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8)

  袁樵,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城市规划及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设计研究所所长。

  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建筑与城市规划、建筑照明设计。近年来围绕半导体照明的发展,做了大量LED灯具系统的光学设计与开发的研究,获得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专著2部,译著1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和地市重大照明设计项目30余项。2008年奥运中心区灯具设计“翔”的光学设计获得中国工业设计最高奖中国红星奖至尊金奖。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9)

  李农,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教授。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建筑技术专业硕士毕业,1991年赴日深造,获日本九州大学建筑环境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建设部、北京市城市照明专家组成员,乌鲁木齐、广元市等国内若干城市市长建设顾问。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0)

  杨春宇,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灯与照明》杂志主编。主要研究建筑环境与景观照明设计,担任过建筑美学、建筑心理学、外国建筑史、室内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原理、高层建筑设计等本科、研究生班课程。获省部级一、二等奖,专利1项,发表论文 70 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项,国家地方标准编制4项。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1)

  严永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导,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高校”健康照明”创新团队带头人。

  任中国照明学会理事/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照明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纵向研究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主持完成了逾百项照明规划及室内外照明设计项目,获中照照明设计奖等十余项;在我国山地城市光环境理论建构、不同类型山地城市照明设计方法探索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2)

  王立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级照明设计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光环境、城市照明、低能耗建筑等领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现任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城市照明分院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照明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常务理事、采光照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与区划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天津建筑学会建筑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

  其在科研上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两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在各种专业杂志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编著出版两部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主持城市景观照明规划、景观照明设计工程二十余项。2007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3)

  文尚胜,湖北省黄冈市人,博士,教授,科技部863计划专家库专家、华南理工大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负责人(教育部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会长。1984年、1993年以及2001年,分别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荣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2011年广东省先进集体成员、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团队成员、200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团队成员。指导研究生荣获南粤优秀研究生二人次、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二人次。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4)

  常志刚,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国际媒体建筑学会·中国主任,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中国照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北京照明学会副理事长。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5)

  邹念育,毕业于日本国立东北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国立琉球大学工学部任教,2007年回国到大连工业大学任教授。现任光学工程学科负责人,光源与照明专业负责人,光子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大连工业大学基地负责人。长期从事光学及照明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2项,市科学技术奖励3项,中国照明学会照明教育与学术贡献奖2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优秀奖1项等。授权发明专利3项,撰写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IC、EI收录63篇,主编出版《半导体照明材料》并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二等奖;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替代型非定向性LED室内照明光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等多项课题。任中日韩照明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和中方学术委员。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2014年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辽宁省政协委员。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6)

  萧弘清,1955年10月出生于嘉义市,1997年获国立科技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现任职国立科技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电机工程师,专长于电力能源科技、照明工程与灯具设计、技术研发与应用、电力系统设计分析、节能技术开发、电气安全与消费者保护等。现任照明学会常务理事、学刊委员会主任委员;经济部能源局节能技术研发咨询/节能标章审查委员,照明技术标准起草及审查委员,是学术界最资深的照明科技专家与首席照明节能咨询顾问,除担任几乎所有照明相关公协学会顾问外,也是中国照明学会照明学刊编辑委员及LED技术委员会顾问。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7)

  赵海天,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广东省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照明学会专家组专家、杭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委组织部高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东莞市规划局顾问、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建筑技术(灯光,声学)专家组专家、《照明视界》编委会编委。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8)

  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艺术与光环境设计实验室主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访问教授。长期从事光艺术与照明设计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并完成相关的设计创作。研究环境要素与艺术设计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建筑学、环境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设计理论原理及专题设计的系列课程。

  近年来指导学生连续获得中国照明设计学生竞赛、中国环艺学年奖、西班牙Lamp等设计竞赛大奖及优秀奖;连续两年获得第八届、第九届中日韩照明大会最佳论文奖等优秀成绩。

  探索光艺术及照明与城市及建筑环境设计的应用与融合,开展城市景观照明系列研究,完成城市夜景规划、滨水景观带照明、文创园区照明、美术馆照明、办公建筑照明、商业综合体照明、星级酒店照明、照明实验室建设等设计项目,并开展灯光主题的公共艺术创作,完成效果获得业主、同行和市民的肯定和喜爱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19)

  康丽娟,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2003年始主攻灯具设计教学研究及实践。个人及指导学生获得国内外设计大赛灯具设计相关奖项200多项,包含红点设计大奖、照明设计奖等。发表灯具设计相关论文多篇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主持多项灯具设计产学研课题。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20)

  王海波,研究员级高工、硕导、南京工业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所长、国家轻工业电光源材料检测检验中心主任。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监事长、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照明学会理事长、半导体照明专委会主任,江苏省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江苏建湖县人民政府节能电光源产业技术顾问,泗阳县人才顾问。江苏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物理B》、《无机化学学报》、《照明工程学报》和《中国照明电器》杂志编委、审稿委员,国家863、科技支撑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光电材料、半导体器件材料和封装技术的研究,熟悉光电材料和封装生产工艺。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俄总理会晤科技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60余项。申请专利7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130余篇、收录SCI6篇、EI16篇;培养研究生37人。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21)

  龙国跃,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照明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等教学工作。

  2006年获“全国杰出的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荣誉称号、2009年获“中国有成就的知深室内建筑师” 荣誉称号、高级室内建筑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委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委员、重庆市政委专家组专家、重庆市规划委员会专家、重庆市建委景观专家咨询组副主任、重庆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专家组专家、重庆照明学会副理事长/艺术照明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室内设计企业联合会执行会长。

  1984年7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现任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照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照明学会室内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照明设计》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照明学会专家库成员。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22)

  徐代升,湖南常德人,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会员、中国照明学会电光源分会理事、厦门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厦门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厦门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绿色智能照明工程;激光与光电测量技术等。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师节丨致敬照明行业教师“天团”(图23)

  ,中国传媒大学光环境设计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当代光环境设计,包含了照明设计、规划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园林设计、传播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融合学科,该学科主要以功能实现、信息传达和文化建构为目的,对自然和建筑景观、展览陈列、生活居所等各种公共和私人空间进行的照明设置和视觉规划,并与戏剧学、文化学、传播学、心理学、工程学等交叉,逐步形成自己的观念系统、实现手段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创新来源。

  由于篇幅有限,请原谅我们不能一一列举那些为照明行业默默做着奉献的老师们,但是我们对老师的情谊不会因为篇幅的限制而受限。光阴流转,授业之恩难忘;尺素存心,师生情谊弥深。在这里我们想对所有老师说一句:亲爱的老师,你们辛苦了。

 

TEL

400-123-4567
138-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