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第五轮学科评估哪些985是赢家?网友吵翻天各校逐点评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第五轮学科评估哪些985是赢家?网友吵翻天各校逐点评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虽然早已经出来了,但却迟迟不官宣,有些学校想必也都急得不得了。好不容易评个A+还不公布,那还不把人憋死。于是不少学校通过各种渠道透露一些消息出来,当然都不是完整的学校信息,一般是某个学院单独宣布自己某个学科A+之类的。比如只是经管学院官宣自己本学院的学科评估结果:

  整个学校正式官宣的,目前还没见到哪个985这样做(有的整个学校宣布的,但也是用词遮遮掩掩,一般都是在新年贺词中出现,例如武大、南大、中山等等,但不说具体数量;有的则是部分学校高层通过各种学者会议的方式、招生宣传资料等展示本校的评估结果比如西交、北航、华东师大等等,有的是部分地方官媒报道比如吉大等等)。

  于是网友们各显神通,收集各种信息,做了各种表格,真真假假,谁也不知道。目前网络上流传最广的是某乎网友制作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表格,自媒体们转发的几乎也都是那张表。因为无法辨识其真实性,本着求真精神,所以就不转发未经证实的资料。

  有人说南大赢麻了,有人说浙大稳居国内top3了,总之各校不是大赢就是小赢,说输麻的学校也不少。即使同一个学校,看待的角度不同,有的人说赢了,有的人又说输了,比如武大、华科、西交、哈工等等处于核心的学校。

  按照网上盛传的信息,武汉大学取得6A+,合计26个A类学科。我们来分析一下真实度大概怎么样。直接上武汉大学的官宣,武汉大学在2023元旦新年贺词中宣布“新一轮学科评估A+和A类学科数量均有提升”

  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取得4A+,总计19个A类学科的成绩。既然官宣第五轮A+和A类数量均有所提升,那么A+数量至少5个以上,A类20个以上。

  这么一看,网上关于武大的数据有一定可信度。不过武大规模较大,学科数量多,从比例来看,只能算是小赢。

  根据网上流传数据,西安交大第五轮取得5A+,合计18A类的成绩。有的网友对此表示质疑,有的网友则认为很正常,毕竟C9高校,于是吵成一片。

  西安交通大学在新年贺词中并没有提及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情况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唯一带官方性质的披露是在西交第八届青年学者研讨会的一段视频讲话中,西交管理层介绍学校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5A+,这应该算是非正式官宣了。不过这个视频和各大新闻媒体转载的报道现在好像看不到了。

  第四轮学科评估西安交大共有2A+合计14个学科进入A类,如果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为5A+,从A+数量上来看属于大赢,但从A类数量来看只能算是稳步前进,毕竟不少学校A类进步也很大。

  上轮学科评估,南大只有3A+,被某些网民讥讽不配华五。第五轮学科评估,网上爆出12A+,一跃从第四轮的华五学科评估尾部成为前排,于是网上各种南大的争论不休,成了争吵的焦点院校。有的说吹牛,有的说正常,各有各的道理。

  学在2023元旦校长新年贺词中宣布“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整体跨越,学科体系的内涵式、特色化、引领性的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先冷静分析一下,上轮学科评估,南大3A+,11A,7A-,共 21个A类,学科厚度还是非常好的。

  既然是第五轮取得优异成绩,实现整体跨越,那么符合这个描述的话(以南大在全国高校中基本是top7的地位,说取得优异成绩,那也是与同等级学校相比,要不然说取得优异成绩就说不过去了),A+数量得在华五档次范围内并大幅超越中等985才能这样说。

  同时学1.9日在诚邀海外优青加盟的人才引进公告中这样描述:“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小体量实现高精度”

  从上轮学科厚度、叠加南大新年贺词、引进公告等来推断,南大A+增加是肯定的,本轮学科评估要进入华五档次,并称之为“优秀”或“整体跨越”(第四轮评估第7名是6个A+),怎么也得7个A+以上,这个难度虽不小,但官方的用词还是给了大家期待,具体数值只有官宣才知道。

  根据网上传言,中山大学取得3A+,合计23A类的学科成绩,说实话,即使是真的,这个成绩和中山大学的学校规模以及地位并不相称,毕竟有同规模的武大、华科做参照,规模较小的航济开参照,所以网上有说中山大学小输。

  然而,根据中山大学2023元旦新年贺词中官宣“新一轮学科评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斐然”,这个用词还是很猛的。历史性突破和成绩斐然不是随便乱用的。显然中山大学官方认为第五轮学科评估是很好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大学取得2A+,2A,合计14个A类的成绩,这个成绩在上轮也不是特别出彩。如果第五轮只是像网上说的3A+,就用“成绩斐然”“历史突破”这样顶格赞美词语显然有些过了,因此对于网上传言持怀疑态度。对于中山大学评估结果还是可以充满期待的,等正式官宣结果吧。

  南开大学作为国内名气非常大的名校,在上轮学科评估中0A+,于是被网络讨伐贬低了5年时间,声誉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其实这些人压根就没搞清楚上轮评估的规则和南开参评的内部要求。南开大学可以说是上轮学科评估中最被冤枉的大学。

  众所周知,第四轮学科评估有些学校学科打包严重,为了保某个学科,放弃一些学科的参评,容易导致学科评估结果失真。

  而南开大学则直接宣布,绝不“整合弃保”,以全面真实数据接受体检,所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均参与评选。因此这所低调、保持真实的大学就在第四轮狂潮中被淹没了。不过这也符合南开一贯的精神,毕竟是全国第一个敢官宣掀桌子举报买大学排行榜的。

  第五轮学科评估,教育部明确不允许打包参评,这样各校的学科真实水平会暴露出来。南开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也回归了正常水平。

  直接来看官方信息,南开大学在2023元旦新年贺词中官宣“回首2022,南开锚定高质量发展,续写奋进华章,收获满满。这一年,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再添新章,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重大突破,化学、数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成绩突出”。

  除旅游管理是专业学位外,其余的数学、化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4个学科均为一级学科。第四轮数学、化学、工商管理都是A,第五轮取得重大突破,建设成绩突出,自然是A+才能用这个词语。应用经济学上轮是A-,本轮评估期间成果丰厚。

  其实南开的理科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商科都是学校的拳头产品,也是南开在强校林立的高校格局中始终名列前排的根本。数学、化学两大理学重磅基础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大商科核心学科,基本反映了南开的办学特色。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原校长陈雨露调任南开大学校长,相信南开的商科等核心学科水平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在1.8日,官微发布《学科建设成绩巡礼》一文中,论述了本校的学科情况,提到有11个优优学科,6个强优学科。一个学校的A+学科自然是优优学科,如果这样推理的线个。第四轮学科评估就获得9A+成绩,位列全国第5。如果第五轮是11的线个,也算是合理之中。

  因为在学科建设成绩巡礼一文中的用词比较隐晦,没有说什么A+之类的,所以这个只能是推理。至于到底几个A+,只能等待官宣。

  网上现在嘲讽华科的声音不少,因为关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消息,华科官方几乎没有披露。根据网上流传的数据,华科5A+。

  第四轮4A+,3A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合计14A类。这轮如果5A+虽有进步。但与网传的武大6A+,9A、北航7A+相比,就有些小输了。而且有一些网友甚至还说华科A+比上轮还少,当然这个说法值得怀疑。在未官宣的情况下,怎么说完全凭对方一张嘴。

  华科官方消息几乎没有,在新年贺词中也只字未提学科评估的事情。只有电气学院官微新年贺词中提及“电气工程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更进一步”。

  第四轮华科电气是A,更进一步自然是A+。上轮华科4A+,如果保持这个成绩的线A+的推理倒也符合传闻。

  有人说,本轮最大赢家是浙大。网上盛传浙大19A+,11A,16A-的结果。要是线竞争中进一步胜出,于是浙大是大赢家的声音响彻云天。

  但不少网友对浙大19A+的说法提出质疑,浙大官网也从没有这样的官方消息宣布,也不知道数据是怎么得出的。

  那么浙大官方是怎么说的呢,在2023新年贺词中,浙大官宣“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

  依照这个说法,既然可喜进步,那么就肯定没有退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大取得11A+,合计39A类的数量,在华五中居首。第五轮既然取得可喜进步,那么至少在上轮11A+的基础上增加几个A+和A类,至于是不是像网传的19A+那么多,在官方宣布之前,一切都只能当成娱乐。

  哈工大官方并没有任何消息出来,在2023新年贺词中只字未提学科评估的事情。网友们本着不敢透露消息就是表现不好的推理,各种开始嘲讽哈工大,这逻辑也是说不过去,毕竟未透露的学校是大多数。

  其实哈工大作为国内工科院校前排的大学,以前被称工科第二,随着浙大、上交的强势,北航、华科工科的快速发展,哈工大工科第二的实力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但依然是国内工科前排。相信没人敢瞧不起它的实力。哈工大学科评估结果应该不会差。

  北航在研究生招生宣传资料里曾经出现过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消息,但很快就撤下来了,有眼疾手快的网友截图保存了。

  按照那份截图的信息,北航7A+,合计17个A类,与上轮4A+,14个A类相比,A+算是大赢,A类小赢。

  北航、西交这种都基本都算是非正式官宣了,只不过最后都撤稿了。既然撤稿了,就有撤稿的理由,所以我们也就只能等待正式官宣。

  华东师范大学1.9日全球引才云端推介会召开,有网友截图华东师大推介会视频资料,其中提到第五轮学科评估3个A+,合计14个A类。比第四轮的2个A+,合计12个A类进步明显。

  第五轮学科评估迟迟不官宣,引发网络大量关注。有人说学科评估不官宣了,对这个说法有些存疑。毕竟只有公开,对学校才有鞭策作用,也有利于考生选择适合自己要学的学科学校。

  各校也不用争吵,比来比去没什么意思!各校规模完全不一样,学科特色也不一样,你拿6万人的学校和3万人的比,拿工科院校和文理院校比,有啥好比的?关键是各校能正视本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正视弱项,改进弱项,为尽快实现更多中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一流学科大学而努力。

 

TEL

400-123-4567
138-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