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无废”理念为杭州亚运会添“含绿量”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无废”理念为杭州亚运会添“含绿量”废弃的牛奶盒可以变成什么?或许是一把折扇、一个纸袋……在杭州亚运会,这样变废为宝的案例比比皆是,是“无废亚运”理念的细微体现。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曹建松介绍,“无废亚运”是杭州首创,指在筹办过程中,全面贯彻“无废”理念,加强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据记者了解,杭州累计推动建成33个“无废亚运”场馆、81家“无废亚运”饭店、4家“无废亚运”工厂。同时,还建成了“无废亚运”应用场景,做到管理有平台。

  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坚持“能改则不建”的原则,56个竞赛场馆中,有44个为改建或临建,另外12个新建场馆则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杭州奥体中心亚运壁球馆,便是由杭州国博中心原4D展厅临时改建而成的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最大限度使用了原来的设施、设备。

  新建的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由一个废弃矿山改造而来,赛后这里计划变成青少年攀岩运动基地,临时的观众席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成为能举办音乐会、演唱会的多功能场地。

  同时,杭州出台了《亚运会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等标准规范,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可再生材料等,使得建筑垃圾大幅减少。数据显示,经过优化设计,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总用钢量为2.8万吨,比同等规模体育场的用钢量减少了约1/3。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临安文体会展中心等则应用了导光管无电照明系统作为日常照明,每年照明节能可达30%。

  秸秆做的衣架和牙刷杯、餐厅推行小份餐……除了场馆建设,杭州亚运会还在赛事举办过程中坚持简约低碳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践行“无废”理念。

  据了解,在亚运村和接待饭店,杭州亚运会推行净菜入村、集中备料、按需加工等,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同时,杭州亚运会还推出了“云上亚运村”低碳账户,鼓励“村民”通过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无塑购物等获取积分、兑换奖品。

  在运动员村有一座“无废小屋”,大家可以凭低碳积分来兑换奖品。“垃圾分类一次,就可以获得10个积分,50个积分就能参与扭蛋抽奖。”一名“无废小屋”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有位运动员直接抽到了一个路冲板。”

  除了凭积分参与扭蛋抽奖,在“无废小屋”还能学习到很多低碳小知识,而且这里的家具、摆设也都是通过废物回收后制成的。“无废小屋”成为亚运村的一道亮丽风景,是“村里”最受欢迎的地方。

  “杭州亚运会遵循节俭办赛的理念,各类器材设备能租不买、能借不租,废旧物资尽可能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曹建松说。

  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馆的木质赛道是用租来的赤松木拼接而成,赛后可以拆掉,场馆则可以根据需要再次改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原有的5000多个座椅,经翻新后重新“上岗”,成为亚运赛场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在亚运会手球项目比赛场馆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原有地板被保护性拆除,随后捐赠给有需要的山区学校,整修后的废旧地板再利用率达到80%。

  场馆改扩建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料也被最大限度再生利用。杭州亚组委场馆建设部规划技术处副处长李沈飞以宁波亚帆中心为例介绍,“在场馆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从近陆域地块开采的76万方石料回收,回填到海里用于建设特色防波堤”。

  据了解,宁波亚帆中心的用电由15个光伏电站提供,实现100%绿电供能。此外,黄龙体育中心改建过程中产生的9000多吨建筑垃圾,也被破碎处理并分类利用,节约资金约100万元。

  杭州亚运会还在边角废料的创新利用上做文章。“我们将吉祥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收集制作成多彩吉祥物,每只都有不一样的拼接色彩,都是独一无二的吉祥物。”曹建松说。

  此外,杭州市余杭区传梭博物馆还利用废弃木头和笋衣,创作了“无废亚运”加油鸭,成为亚运村“网红”,深受广大运动员的喜爱。“我们想通过这只小小的‘加油鸭’向大众传递‘无废亚运’的理念。”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够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曹建松表示,自成功申办亚运会以来,杭州全面贯彻绿色办赛的要求,将“无废”理念融入亚运会的筹备、举办和赛后利用全过程。“目前已经形成具有杭州辨识度的‘无废亚运’品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的成效。”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TEL

400-123-4567
138-0000-0000